a8体育下yb48点top

欢迎访问江西省企联网 /  设为a8体育下yb48点top| 加入收藏
a8体育下yb48点top 企联概述 资讯动态 企业学问 劳动关系 创新成果 职业经理人 领导讲话 政策法规 在线咨询
企业学问 您的当前位置:a8体育下yb48点top企业学问
企业学问建设的几个误区
信息来源:全球品牌网 编辑:杜艳华 发布时间:2014年4月24日 浏览:5513 次
        近年来,企业学问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员工的使命感与信仰是支撑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支柱。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来说,这点尤为关键。
  
  当一个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在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的时候,如果相应的企业学问建设没有跟上,并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自然而然会降低员工的创业热情,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员工流失。另外,高成长性企业一般以生存和发展为首要任务,忽视了企业学问建设,创业氛围会逐渐减弱,凝聚力也会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好,而学问氛围却越来越差的原因。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在学问建设过程中的诸多误区,希翼能够为真切地想用利用学问辅助管理的企业抛砖引玉。
  
  误区一:学问建设可以一蹴而就。
  
  企业学问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企业学问建设是一个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只有经过持续艰苦的共同努力,企业学问才能够融化在员工的血液里,落实在员工的行动上。否则,企业学问就会成为一个漂亮的摆设。
  
  误区二:学问建设是自上而下的过程。
  
  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学问就是老板学问。但学问建设除了自上而下的过程外,还需要自下而上的过程。全员的参与对于学问建设来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最终学问建设的目的就是得到这些员工的认可。
  
  在学问建设方面,员工主要可以参加如下几方面工作:凭借在企业工作的点滴感受,参与学问理念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帮助企业改变不合适的做法;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注重自身行为,对内影响同事,对外为企业争光。
  
  误区三:横空出世,求新求异。
  
  不少企业在进行学问建设过程中,在理念的编制上,只顾求新求异,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导致文字晦涩难懂,员工连看都看不明白,何谈深入人心?另外新异的文字同企业自身相关联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企业学问成了横空出世的一本小册子,也就成了无本之末。
  
  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不仅要将企业学问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而且企业学问理念要从员工行为上提炼,通过企业制度塑造。因此核心理念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是互相作用的。
  
  误区四:编写学问手册是学问建设的重中之重。
  
  不可否认,响亮的学问理念对于内聚人心和外树形象有一定作用,但是这项工作绝对不是学问建设的最主要工作。学问手册只是基于企业过去优秀的学问理念基础上,加入先进的学问理念所形成的理念手册。换句话说就是把企业学问的学问描述出来。
  
  实际上,学问手册编制完成后的实施推广工作更为重要,所耗资源更多。改变员工的行为容易,改变员工的思想很难。企业学问的实施不仅需要企业各级领导人身体力行,企业学问归口管理部门的精心组织,各部门的大力配合,而且要广泛的发动全体员工参与以及企业配套制度的完善等等。
  
  误区五:学问建设主要依靠宣传来完成。
  
  不少企业在学问建设过程中,以各种宣传活动为主。座谈、宣讲、培训,甚至就学问理念进行考试。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员工对企业学问有了一定认识,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员工对学问认可了吗?
  
  实际上,学问建设不仅依靠各种宣传,更要依靠激励和约束、利益共享来实现。要让员工知道,遵循企业学问理念对于企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好处,让员工感到自身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做到这一点,需要对企业分配等重要制度按照学问理念进行修改,让“学问”长上“制度”的腿。员工能够对学问倒背如流不是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员工对学问理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可,在行为上能够体现学问理念。
打印】   【关闭

澳门葡萄京官网

维护电话:0791-86351537 版权所有 © 2007-2011 a8体育下yb48点top.江西省企业家协会 赣ICP备11007887号
地址:江西南昌市省政府大院北二路100号 邮政编码:330046 技术支撑:新派南昌网站建设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