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您的当前位置:a8体育下yb48点top → 资讯动态 |
外商投资结构新变化:赶潮高端制造和服务业 |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9日 浏览:1108 次 |
⊙记者赵静 ○编辑 林坚 我国FDI(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外资正加速进入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541家,同比增长10.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8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52家,同比增长14.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虽然低端制造业的外资确实在离开,但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外资在更多地涌入。 外资进入新业态新产业 在日前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下称国经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主办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外资正在撤离中国”的说法均给出不认同的答案。 “如果只看月度、季度的增长率,FDI增长出现下滑,但这只是一个表象。”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张建平说,绝大多数离开的外资是从劳动密集型和一部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离开。 “20年前,70%的外商投资在制造业,只有30%在服务业。今天,这个结构刚好逆转。”在张建平看来, FDI结构出现了好的变化:65%至70%的外资投在服务业,近30%的在高端制造业。 对外经贸大学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说,在总体规模上,外资还是来的多。FDI增长速度虽然有点低了,但还是在增长。特别是在服务业,在高科技领域,来的外资更多了。 据统计,前9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2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 “外资实际上开始进入到新兴领域。”国经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分析称,由于传统领域的外资下降得较快,所以总量上看,增长呈现低速。但是,背后的结构变化,显示新业态、新产业正在成长。 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国经中心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我国投资环境一直在逐步改善。 在市场准入限制上,1997年至今,由经合组织汇编的我国的市场准入限制指数一直稳步下降;政策支撑上,我国对境外投资者的特殊限制已从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引导目录》的93项减少到2017年的63项。 此外,在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改善方面,我国正加快土地管理体制、信贷管理体制、能源管理体制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就是中国营商环境改善最好的注脚。”张建平说,美国商会今年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白皮书讲到,中国的营商环境和监管环境都有所改进,九成受访者认为过去五年,中国对于常识产权保护的实行有所改进。 张燕生则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外资的抱怨是因为进入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通道还不很畅顺。他表示,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市场准入和开放,激发大家的新兴产业,应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吸引外资仍需加力 张建平说,未来中国经济巨大的增长潜力,将是源源不断吸取外资的最重要因素。他表示,有预测显示,未来中国将形成5亿至6亿人口的中产阶级群体,这一规模近似于东盟10国的人口总和,或是拉丁美洲的人口总和,而中产阶级的边际消费倾向又是最高的。 “很多资本流动的目的就是要接近消费市场,所以,中国的市场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目的地。”张建平说。 “大家要保持吸取外资的增长,在制造业上,应加大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在服务业上,要继续深化改革,复制自由贸易区的有关经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裴长洪说。 卢进勇认为,加大引资还应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包括尽快将目前的多部利用外资的法律合并为一个《外商投资法》,尽快合并目前已有的四个有关外商投资产业的引导目录,以及在利用外资的理论上做出创新。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