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您的当前位置:a8体育下yb48点top → 资讯动态 |
江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1% 民间投资占七成 |
信息来源:江西省政务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浏览:1103 次 |
10月15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投资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积极作用,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5011.8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7.1%。从经济发展到社会事业,从基础设施到民生保障,项目建设持续发力。
累计投资65011亿元 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2012年的2.5∶57.8∶39.7调整为2016年的2.2∶53.3∶44.5(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第一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452.48亿元,年均增长14.6%。 第二产业投资累计完成34526.81亿元,年均增长15.1%。 第三产业投资累计完成27474.55亿元,年均增长15.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5011.85亿元,从2012年的10774.16亿元扩大至2016年的19694.2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7.1%。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接近两万亿大关,实现了重大跨越。 民间投资占七成 民间投资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扩张,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连上3个台阶,2013年超过8000亿元,2014年超过9000亿元,2016年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745.31亿元,占全省GDP的58.5%,非公有制经济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1%。 我省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创新完善投融资渠道,努力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 民间投资累计完成46472.07亿元,年均增长21.8%。2016年全省民间投资13830.19亿元,比2012年增长86.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1.4%。 拉动投资增长“新引擎” 面对经济新常态,我省投资不断聚焦发展新要素,学问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新引擎”。 2016年全省学问产业投资1601.25亿元,较2012年增长1.8倍,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3%,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0%,分别较2012年提高2.9和3.6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6864.90亿元,较2012年增长1.8倍,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5.4%,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4.4%,分别较2012年提高12.1和31.3个百分点。 民生投资年均增26.8% 南昌市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实现了全省城市轨道交通零突破。艾溪湖大桥、朝阳大桥、九洲高架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全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投资6202.37亿元,年均增长26.8%。 为丰富人民精神学问生活,全省实施了一批重大的科教文卫项目建设。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学问遗产保护项目、梅湖艺术中心、婺源篁岭民俗学问村、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昌万达学问旅游城等一系列社会事业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我省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本,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 2016年,全省科技事业投资153.27亿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投资145.64亿元,学问、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76.01亿元,教育事业投资218.35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3.0倍、95.3%、80.1%和58.4%。 高速路密度为全国平均2.4倍 能源方面,华能安源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贵溪电厂三期等一批能源项目顺利投运,抚州电厂第二台百万千瓦机组、洪屏抽水蓄能电站4台30万千瓦机组全部建成投运,光伏、风电实现“双百万”装机,统调电力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净增467万千瓦。 2016年全省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707.51亿元,较2012年增长2.6倍。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1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 完成投资超亿元项目3409个 我省重点工程建设投资规模达6867.25亿元。2016年全省完成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3409个,比2012年增加1792个;完成投资超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75个,比2012增加51个。 景德镇航空产业园项目、南昌航空工业城项目、孚能科技(赣州)有限企业汽车锂电池项目、昌河汽车有限责任企业年产24万辆整车和24万台发动机技术改造新能源线项目、中国北车江西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等一大批对转型升级具有带动作用的重点工程项目建成投产,成为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引擎。 |
【打印】 【关闭】 |